你家孩子用对OK镜了吗?

OK镜作为一种“夜间佩戴、家孩镜白天摘镜”的用对近视防控手段,近年来备受关注。家孩镜
OK镜如何控制近视?用对哪些孩子适合佩戴?怎样科学使用?记者采访多位眼科专家,为家长提供一份实用指南。家孩镜
夜间佩戴:给孩子的用对角膜定制“隐形矫正器”
“孩子戴了一年OK镜,近视度数只涨了25度,家孩镜以前每年要涨150度。用对”北京丰台区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宇的家孩镜妈妈告诉记者,孩子戴框架眼镜打篮球经常砸坏镜片,用对在医生建议下佩戴OK镜。家孩镜
OK镜全称角膜塑形镜,用对是家孩镜一种经过特殊设计的硬性高透氧隐形眼镜,通过在夜间佩戴对角膜进行物理塑形,用对暂时改变角膜弧度,家孩镜从而在白天提供清晰的裸眼视力。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冯云说,OK镜就像给角膜“定制”了一个“隐形矫正器”,使活泼好动的孩子在白天摆脱框架眼镜的束缚。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冯云(右二)正在为患儿进行视力检查。(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供图)
临床数据显示,OK镜对于近视的有效控制率为40%至60%,尤其适合近视增长较快的孩子。
“8至14岁是近视的‘猛长期’,OK镜能有效减缓眼轴增长,降低孩子发展为高度近视的风险。”冯云说。
有家长担心戴OK镜会损伤角膜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开杰表示,目前的研究表明,OK镜只对可再生的角膜上皮进行塑形。佩戴过程中,角膜上皮的分布会有变化,但角膜依然是完整、健康的。一旦停止佩戴,角膜形态会慢慢恢复到开始的状态。
因人而异: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佩戴
“OK镜是近视防控的‘特种兵’,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佩戴,需严格‘选拔队员’。”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副主任刘海华指出,适合佩戴OK镜的孩子通常需满足的条件包括:年龄在8岁以上、近视增长速度较快、每年加深度数不低于75度;近视度数不高于600度,散光度数不高于150度,部分特殊设计镜片可适配更高散光度数;有良好卫生习惯,能配合家长和医生进行自我管理。
专家特别提醒,部分孩子需谨慎佩戴。如存在角膜炎、结膜炎、干眼症等活动性眼病,严重过敏体质或对护理液成分敏感,卫生习惯差、无法规范护理镜片,年龄过小或依从性不佳等。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副主任刘海华正在为患儿进行斜视检查。(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供图)
据了解,OK镜的验配流程极为严格,需经过角膜地形图、眼轴测量、泪液功能评估等全面检查,并选择试戴片观察评估适配状态。佩戴后还需定期复查,之后每3个月随访。家长需监督孩子操作规范,避免感染。
佩戴OK镜后有哪些注意事项?刘海华强调,镜片需每日用专用护理液进行清洁,摘戴前要洗手,定期给镜片除蛋白,避免超时佩戴;感冒、发烧期间要停戴,避免揉眼;游泳后要加强眼部清洁,出现眼红、刺痛、分泌物增多等症状,应立即停戴并就诊;镜片通常在1至1.5年要及时更换,定期进行荧光素染色检查以检验角膜上皮完整性。
并非万能:防控近视需打好“组合拳”
“OK镜不是‘万能钥匙’,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眼镜。”冯云表示,佩戴OK镜需长期坚持以保持防控效果,如果中途停戴,角膜会像“记忆弹簧”逐渐回弹,近视度数也可能出现报复性增长。此外,对于不适合佩戴OK镜的孩子,离焦框架镜、视觉训练等也是有效备选方案。
“科学防控近视需打好‘组合拳’,着重普及防控措施。”王开杰建议,儿童应坚持日间户外活动,保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。倡导0至3岁婴幼儿不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;3至6岁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;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,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。读写要做到姿势端正,还要保持光线适度。
加强0至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,明确在24月龄、36月龄和4、5、6岁时,针对儿童开展5次屈光筛查,减少低龄阶段近视发生;指导县级以上综合医院、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,规范开展近视矫治……在党和国家关心部署下,全社会行动起来,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有关负责人表示,经过持续努力,全国0至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5.4%,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下降趋势。
相关文章
-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恢复开放 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5日发布公告称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2025年7月8日起恢复开放。根据公告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。周2025-08-30
- 7月4日,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,暑假前夕,湛江交警精心谋划,走进中小学校及幼儿园,全力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普及教育工作,提升同学们“知危险、会避险”的自我保护能力。7月5日《湛江日报》)临近暑假,全市交警2025-08-30
- ■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认定的企业,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补■被认定为国家科技领军企业,给予100万元补助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,我市近期出台了《张家2025-08-30
- 近日,2025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传来喜讯: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广东双林)荣获“全国文明单位”称号。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及广东省最大的血液制品高新技术企业,广东双林将精神文明2025-08-30
- 正在实施的黄河调水调沙,今年已累计向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1.5亿立方米。目前黄河山东东营河段已开启12个取水口,引水流量达到152.7立方米每秒,整个补水过程大约在7月10日左右结束。2025-08-30
- 新华社成都7月6日电记者尹恒)曾被称为“中国最贫困角落”之一的四川大凉山,有望结束不通管道天然气的历史。记者6日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改革委获悉,攀枝花—凉山输气管道项目于近日获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核准2025-08-30
最新评论